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

電晶體新突破 22奈米製程將量產

隨著半導體生產技術日益精密,電子產品的體積越縮越小,未來將達到現在技術無法達到的地步。全球晶片製造設備主要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(Applied Materials),最近聲稱開發了一套生產系統,能在真空中生產邏輯電路中的電晶體的最上層結構,對最尖端的微處理器與繪圖晶片而言,可達到電晶體速度最大化以及耗電量最小化的效能。這項22奈米的製程突破,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導入量產。


據麻省理工學院的《科技創業》網站(technologyreview.com)報導,電晶體是由多層的結構所形成,底層是活性矽材料,上方覆蓋著介面連接層,然後最上面的一層才是稱為介電質(dielectric)的薄膜,它使得電晶體具備如「閘門」般切換電路開通和關閉的功能。
為了使電子產品運算的速度更快,且更節能,晶片製造商的微縮技術日益提升,同時,電晶體的體積也達到前所未見的微小尺寸。因此,原子大小的製造精確度便成為備受關注的首要技術。
第一片含有22奈米電晶體大小的晶片將於今年正式投入生產的行列。由於生產的電晶體尺寸必須控制在奈米的大小,即使是相當細微的尺寸誤差,便可能導致高價位的晶片成為不良品,僅能應用至精確度需求較低的電子商品。
應用材料公司銷售的半導體設備,可在矽晶圓的上端堆放電晶體中的各層結構,這些結構被稱為「閘極堆疊」(gate stack)。現在最新的晶片技術,是從32奈米推進至下一代22奈米製程,所以,閘極堆疊需要更高的生產技術。介面連接層和介電質薄膜將更為細薄,即使因材料碰觸所導致的極小瑕疵,與之前較厚層所構成的體型較大的電晶體相比,更具有瑕疵被放大的效果。
該項製程是採用原子層沉積技術(Atomic-Layer Deposition,ALD),每次能堆疊由原子構成的一層介電質薄膜。據了解,這種製程成本較高,但已成為半導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由於電晶體是電路開關的閘門功能正確運作的關鍵,在製程中,必須確保將需要的原子,準確堆疊在想要的位置上。



導致ALD製程變異的其中一項因素,是晶片和空氣接觸。該公司的新設備,將堆疊電路開關閘門的整個製程,於真空的環境進行,一次也僅能生產一片晶圓。此外,完全真空的生產環境,也能增進電子穿越電晶體的速度,提高5%到10%,可以節省動力,或者加快製程的速度。
一般而言,生產一顆電晶體,其能源的消耗量具有顯著的差異,而在真空環境下所生產的電晶體,能將顯著差異的範圍,縮減20%到40%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